登录/注册 搜索

洞庭湖畔木雕“守艺人”

发布时间:Jan 9, 2021 | 作者:


微信图片_20201230114836.jpg

沅益公路旁有一间不起眼的木雕作坊——洞庭木雕

今年47岁的王庆云已经做了25年木雕

洞庭木雕技艺是益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
王庆云是第四代传承人

      洞庭木雕最大的特点就是就地取材,在本地产的香樟木雕刻家具、佛像、神龛以及房梁,虫鱼鸟兽栩栩如生。说起洞庭木雕,王庆云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: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洞庭湖区几乎每家每户流行使用雕花家具作为嫁妆,那真算得上是一个黄金时代,由于需求量大,很多年轻人去学习木雕。”

微信图片_20201230114900.jpg

      孩童时候,王庆云常看父亲在炉筐、水桶等小物件上画小动物。19岁时,王庆云无意间看到一个美术培训班的广告,毫不犹豫地报了名,一边打工,一边学习水墨国画。22岁,王庆云拜民间木雕老艺人李楚才(洞庭木雕技艺第三代传承人)为师,开始步入手艺人之路。

微信图片_20201230114910.jpg

       面对上百件的工具,王庆云却觉得这门手艺“深不可测”。王庆云回忆起刚入门时敲钢丝锯,要用三根头发丝粗的钢丝在木头上做出深浅不一的效果,但他怎么做都不满意。“师父说,方法告诉你了,但手法和力度要靠自己悟。”王庆云听后卯足了劲练,一遍一遍试验敲打的力度和角度,直到手上敲出了好几个血泡,筷子都拿不动,才找到了窍门。“师父的话让我知道,做木雕不能光求快,得沉得住气,心、眼、手结合。”

       做木雕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王庆云雕刻的主要工具有打胚刀、修光刀、三角刀、刮刀、撬刀等工具。这些工具各有各的用处,修光刀用于精修,刮刀用于刮模,撬刀用于做镂空雕、深浮雕效果。拿雕花沙发举例,里面就包含线雕、浅浮雕、深浮雕、镂空雕、圆雕、拼接组装和榫卯7种工艺,最薄处仅2毫米。


       在近30年的木雕艺生涯中,王庆云经历了手艺人的酸甜苦辣,但对木雕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。王庆云简陋的工作室内,只摆了两张工作台,夏天乘凉靠一把电风扇,冬天用一盆炭火取暖。

      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订做一整套包括沙发、茶几、床、梳妆台等雕花家具要6000多元。虽然这一行收入可观,但需要先学三年木工才能学习雕刻,许多人中途而废,如今在益阳地区会做传统雕刻的不超过10人。

       2016年,王庆云参加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计划木雕方向的培训班”,这次培训让他转变思想,“创新是洞庭木雕的第一要事,做出具有洞庭湖区风土人情特色的作品,这门老手艺才能继续传承下去。”

去年,王庆云还报考了湖南工艺美院的大专,一边学习一边创作。他还计划将作坊搬到市中心去,便于让更多人认识、接触到洞庭木雕。王庆云说,虽然现在很多木雕产品搬上了流水线,但机器做的千篇一律,人工做的有手艺人的情怀和心血在上面,市场还是很大的。王庆云对洞庭木雕的未来充满信心。